學術期刊專號 “Colonial Dualities: Dynamics of Taiwanese Transformation”(殖民雙重性:臺灣轉型的動力),業已刊登於Journal of Colonialism & Colonial History國際期刊第25卷第3期(美國: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出版社,2024年)。本專號由臺灣史研究所林玉茹研究員、倫敦大學皇家霍洛威學院蔡維屏副教授擔任客座主編。此國際合作的出版成果是該期刊首次以臺灣史為專號,也是林玉茹研究員和蔡維屏副教授共同主持的2024年中央研究院「關鍵突破種子計畫」的成果之一。
本專號由以下論文構成:
• 林玉茹研究員(中研院臺史所),“Transnationalism or Nativism? The Construction and Disintegration of Cross-Straits Dual Families between Taiwan and Fujian during the Qing-Japan Regime Transition”(跨國主義或原鄉主義?清日政權交替之際臺灣與福建跨海峽雙元家族的建構及崩解)
• 蔡維屏副教授(倫敦大學霍洛威學院),“At the Qing Empire’s Taiwan Frontier: Identities of the Chinese Maritime Customs Commissioners during the Sino-French War and the First Sino-Japanese War”(清帝國的臺灣邊界:清法戰爭及甲午戰爭期間中國海關稅務司的身分認同)
• 謝濬澤助理教授(國立高雄科技大學),“Between Empires: The Dialect and Commercial Networks of Siam-Taiwan Tea Merchants (1885–1915) ”(帝國之間:暹羅與臺灣茶商的方言及商業網絡)
• 陳慎仁教授(美國佛羅里達大學),“The Contradictions of Merchant Capital and Nationality between the Qing and Japanese Empires (1895–1905)”(清、日帝國之間商人資本和國籍的矛盾)
• 葉爾建副教授(國立東華大學),“Colonial Actors in Dualities: Japanese Research on Colonial Era Philippine Forestry”(殖民行動者的雙重性:日本對殖民時期菲律賓森林的研究)
五位學者從殖民地的角度出發,探討了十九末與二十世紀上半葉,臺灣統治權由清帝國轉移至日本時,個人或組織作為歷史上的行動者面對政經局勢的改變,在政治和身份認同、貿易運作,以及產業政策等等之間的不同抉擇。以「殖民的雙重性」作為透鏡,本專號呈現了多元、動態的東亞歷史面貌。不論是臺灣商人作為個人、清國海關作為組織,甚至美國、日本作為帝國,都是在殖民時代的多面性、不確定性中摸索前進,各自擁有不同程度的能動性。